鼻血不停怎麼辦?耳鼻喉科急救及醫師提醒

1. 鼻血不停的常見原因與誘發因素

鼻血(流鼻血)是耳鼻喉科門診中相當常見的症狀,無論是小朋友還是成年人都可能遇到。許多人遇到鼻血不停時會感到驚慌,但其實導致鼻血不停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數屬於良性且可以自行處理。然而,有時候若反覆出現或難以止血,則需要特別留意背後的健康問題。

天氣乾燥是台灣冬季或長期待在冷氣房裡最常見的誘因之一。乾燥的空氣會讓鼻腔內黏膜變得脆弱,容易出現細小裂痕而引發出血。此外,感冒、過敏性鼻炎造成頻繁擤鼻涕或用力擤鼻,也容易使血管破裂導致流血。

除此之外,外傷也是重要因素,例如不小心撞到鼻子、挖鼻孔或受到異物刺激,都可能造成鼻腔微血管破裂。有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凝血功能異常,甚至服用抗凝血藥物的人,更容易出現難以止住的鼻血情況。

總結來說,鼻血不停的常見原因包含環境乾燥、物理性外傷、過度擤鼻涕,以及慢性疾病等。了解這些誘發因素,不僅有助於日常預防,也能在發生時快速做出正確應對。

2. 居家急救步驟與正確止血方法

當鼻血不停時,第一時間的正確處理非常重要。許多人對於止鼻血的方法存在一些迷思,導致狀況未能及時緩解。以下列出耳鼻喉科醫師建議的居家急救步驟,協助大家在家中遇到流鼻血時可以正確應對。

正確止鼻血的步驟

  • 保持鎮定,將身體坐直,不要躺下。
  • 頭部微微向前傾斜,避免仰頭,以防鼻血流入喉嚨引起嗆咳或不適。
  •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雙側鼻翼(約鼻樑下方柔軟處),持續按壓5至10分鐘。期間避免鬆手檢查是否止血,需完整計時。
  • 可同時在額頭或鼻樑上敷冷毛巾,有助於收縮血管、減少出血。
  • 若10分鐘後仍未停止,可再次重複一次按壓動作;若超過20分鐘仍無法止血,應盡速就醫。

常見錯誤迷思與注意事項

很多人以為仰頭有助於止鼻血,其實這樣反而讓血液流進喉嚨,增加不適甚至誤吸入氣管。此外,也不建議將衛生紙或棉花塞入鼻孔,因為取出時可能刺激傷口再度出血。止血期間避免用力擤鼻涕或彎腰低頭,以免造成復發。

日常初步處理小叮嚀

若經常流鼻血,建議保持室內空氣濕潤、避免用力擤鼻或摳鼻,並留意是否有服用抗凝血藥物等情形。如有高血壓、慢性疾病者,更應提高警覺。遇到大量或頻繁流鼻血、伴隨其他異常症狀時,務必尋求耳鼻喉科專業協助。

3. 何時需要就醫?耳鼻喉科醫師的建議

雖然大部分的鼻血可以自行處理並止住,但有些情況下,民眾必須特別留意,及早尋求專業耳鼻喉科醫師協助。根據台灣耳鼻喉科醫學會建議,若流鼻血的時間超過20分鐘仍未停止,即使已經正確施行壓迫、冰敷等急救措施,都應考慮盡速就醫。

除了流鼻血時間過長外,若同時出現頭暈、臉色蒼白、心悸、呼吸急促等不適症狀,也可能代表失血較多或身體有其他潛在問題,這時候切勿拖延,儘快前往急診或耳鼻喉科門診接受檢查。

另外,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壓、凝血功能異常、慢性腎臟病)的人士,或者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如阿斯匹靈、華法林),一旦發生鼻血更要提高警覺。這類族群流鼻血容易反覆發作,也較難自行止住,需要專業醫師評估與治療。

若發現鼻血帶有大量血塊、混有膿液或惡臭,甚至懷疑因外傷導致骨折,千萬不可輕忽。小朋友如果頻繁流鼻血也應諮詢醫師,以排除腫瘤、鼻中隔彎曲等特殊原因。

總之,只要遇到無法自行止住的鼻血或伴隨其他危險徵兆,請務必及時就醫,避免延誤治療造成更嚴重的健康風險。

4. 耳鼻喉科醫師門診常見治療方式

若自行處理後鼻血仍不停,建議盡速就醫,尋求耳鼻喉科專業協助。醫師會根據出血量、出血位置及病人整體狀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以下介紹在台灣醫院常見的幾種專業止血方法。

第一種是「燒灼止血」,通常用於找得到明確出血點的情形。醫師會利用化學藥劑(如硝酸銀筆)或電燒器,針對出血的小血管進行燒灼,使其凝固、收縮以達到止血效果。這項處置過程多半迅速,並會先局部麻醉,減少病患不適。

若出血範圍較大或源頭不明,醫師可能採用「填塞止血」的方式。例如將滅菌紗布、特殊海綿、膨脹性棉條等材料塞入鼻腔內壓迫出血點,有時也會使用含藥物的止血棉條,加強效果。部分嚴重個案甚至需放置氣球型填塞物,以加強壓力促進止血。

除了局部處理外,若懷疑與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凝血異常)相關,也會評估是否需要配合藥物治療,例如降壓藥或止血劑。同時會安排抽血檢查或其他必要檢查,以排除潛在健康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的鼻出血經由上述方法都能獲得控制。但如遇反覆大量流鼻血、不明原因持續出血者,可能還需做內視鏡檢查甚至住院觀察。建議民眾遇到難以自行處理的鼻血問題,一定要及早就醫,由專業耳鼻喉科團隊進行診治,才能確保安全無虞。

5. 日常保健與預防鼻血發生的建議

鼻血雖然多數情況下屬於小問題,但反覆發生仍會影響生活品質。為了預防鼻血再次出現,日常保健非常重要,以下提供幾個實用的建議給大家參考。

首先,台灣氣候潮濕但室內經常開冷氣、除濕機,容易造成空氣乾燥。建議可使用加濕器或在房間擺放一杯水,維持適當濕度,有助於保護鼻腔黏膜不受乾裂。另外,晚上睡覺時若覺得鼻子乾,可以塗抹些許凡士林或生理鹽水凝膠於鼻孔內側。

其次,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也很重要。避免用手摳鼻子,尤其是指甲過長時,更容易刮傷鼻腔導致流血。平時可以用柔軟的紙巾輕拭鼻孔周圍,減少直接刺激。

此外,定期就醫追蹤對於有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或經常流鼻血的人來說非常重要。醫師能夠協助找出反覆流鼻血的根本原因並給予適當治療。如有服用抗凝血劑、慢性疾病史,也應主動告知醫師。

最後,在飲食方面可多攝取富含維生素C和K的食物,例如青花菜、奇異果、柑橘類等,有助於強化血管彈性。同時避免辛辣、過燙或油炸食物,以減少對鼻腔黏膜的刺激。綜合這些生活細節,相信能大幅降低鼻血發生的機率,讓您安心享受每一天。

熱門文章

兒童常見耳鼻喉科疾病早知道,台灣家長必讀手冊鼻血不停怎麼辦?耳鼻喉科急救及醫師提醒耳鼻喉科就診經驗分享:台灣病患真實案例糾正常見台灣家長誤區:流鼻水不一定是感冒慢性鼻塞影響生活?耳鼻喉科醫師評估與處置兒童鼻竇炎高風險族群及台灣耳鼻喉科治療建議過敏性鼻炎飲食禁忌與台灣在地保健法聲帶息肉有哪些症狀?手術治療及恢復注意事項台灣冬季鼻竇炎高發期,日常保養關鍵事項耳鳴常見原因與耳鼻喉科檢查流程全紀錄過敏性鼻炎四季防護攻略,減少台灣溼度困擾慢性咽喉炎有哪些症狀?台灣耳鼻喉科專家解析打呼問題嚴重嗎?耳鼻喉科醫師分析台灣最新治療方式耳朵癢、耳垢多怎處理?耳鼻喉科正確清潔方式介紹扁桃腺炎症狀、原因與台灣常見治療方式兒童鼻腔問題多久需要就醫?耳鼻喉科症狀檢查手冊鼻咽癌初期徵兆?台灣耳鼻喉科醫師告訴你何時要注意鼻涕倒流影響睡眠?耳鼻喉科症狀及處理對策台灣花粉季鼻子癢不停?過敏症狀與緩解建議耳內發炎怎麼辦?常見中耳炎治療方法全解析聲帶結節症狀、治療與日常護音方法彙整台灣全民健保耳鼻喉科就診流程QA打鼾原因有哪些?耳鼻喉科醫師教你檢查要點鼻息肉長在哪裡?常見症狀與治療選擇異物卡喉急救法,台灣耳鼻喉科醫師給家長的建議慢性鼻炎拖不得,耳鼻喉科醫師教你檢查及預防過敏性鼻炎台灣人口比例高?原因與預防方法詳解鼻竇炎反覆發作怎麼辦?耳鼻喉科醫師建議日常保養法小朋友鼻子流血怎麼辦?耳鼻喉科醫師建議這樣做鼻中膈彎曲會有什麼症狀?手術與非手術治療一次了解兒童過敏性鼻炎怎麼治療?台灣耳鼻喉科醫師完整解析鼻塞超過一週怎麼辦?耳鼻喉科醫師教你分辨鼻竇炎與感冒中耳炎症狀懶人包:診斷、治療與日常照護重點台灣流行性感冒季節:什麼時候需要去耳鼻喉科?季節變化引發喉嚨痛?耳鼻喉科教你緩解小撇步如何分辨過敏性鼻炎與感冒?耳鼻喉科醫師告訴你呼吸困難是鼻息肉?常見耳鼻喉疾病自我檢測方法長期咳嗽不癒小心鼻竇炎,耳鼻喉科症狀解說耳鳴與耳塞問題,何時需要至耳鼻喉科求診?喉嚨沙啞聲音變小,喉部疾病症狀及台灣常見治療方式

熱門耳鼻喉科診所